2021年4月28日,由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風力機械分會、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聯合主辦,遠景能源承辦的"2021中國風電設備重點企業高層交流會"在浙江安吉召開。
來自金風科技、遠景能源、明陽智能、上海電氣、運達股份、中車風電、三一重能、東方電氣、中國海裝、聯合動力、湘電風能等國內風電行業重點整機設備制造企業的主要領導出席了會議。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能源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繼峰、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中心副主任陶冶、國網能源研究院能源戰略與規劃研究所所長魯剛應邀到會并發表了主題報告。
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風力機械分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祁和生、常務副秘書長呂青源共同主持了會議。
中國風電設備重點企業高層交流會自2012年首次召開,至今已成功舉辦了六屆。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風力機械分會理事長楊校生在致辭中指出,憑借著頑強的韌性,中國風電行業贏得了去年全國新增風電并網7167萬千瓦這一輝煌戰績,發展速度之快遠遠超過了預期,并且在今年年初,正式開啟了陸上風電的平價上網時代。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中國風電行業將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期。本次會議特別選擇在"兩山理論"的誕生地浙江安吉召開,并以"學習兩山理論、踐行雙碳目標"為主題,旨在凝聚全行業的智慧和力量,群策群力,共同探討"雙碳"目標下的機遇和挑戰,風電裝備制造業的使命與擔當。
作為本次會議的東道主,遠景能源高級副總裁田慶軍對與會嘉賓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他表示,自"30·60"目標提出后,包括風電在內的可再生能源行業進入了高速發展通道,但同時也出現了一些過熱、不理智的苗頭,對此,他提出四點建議:一是要充分吸取以往行業發展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二是面對即將到來的人才大戰,風電行業要更加關注人才、留住人才;三是要在市場競爭的同時,加強企業間的團結協作;四是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全行業攜起手來,在風電長跑中又快又穩的贏得最后的勝利。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能源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繼峰發表發題為《加快能源綠色低碳發展 實現"3060"目標的思考》的報告,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中心副主任陶冶發表了題為《"雙碳"目標實施路徑與我國風電投資形勢與政策趨勢分析》的報告,國網能源研究院能源戰略與規劃研究所所長魯剛發表了題為《電力系統"碳達峰·碳中和"路徑及重大問題探討》的報告,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風力機械分會產業研究部主任梁志靜發表了題為《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中國風能產業》的報告。四位嘉賓分別從宏觀經濟形勢、行業發展政策和風電市場發展形勢等方面進行了精彩分享。
在下午的討論交流環節,金風科技副總裁劉日新、遠景能源高級副總裁田慶軍、明陽智能首席營銷官楊璞、上海電氣風電集團董事長金孝龍、運達股份副總經理斯建龍、中車株洲所風電事業部總經理朱建成、山東中車執行董事呂超、三一重能副總經理、營銷公司總經理余梁為、東方風電常務副總經理詹明、中國海裝副總經理何利志、聯合動力董事長張廣平、湘電風能副總經理宋曉平等分別發表了各自的觀點。與會嘉賓就"30·60"目標下,風電行業如何定位、并做到與其他能源協調發展,如何找到新的發展途徑、商業模式,如何應對未來可再生能源消納的挑戰,如何補短板、鍛長板、解決"卡脖子"問題,如何進一步降本增效,國家補貼取消后海上風電的發展等多個行業熱點、難點問題展開了討論。
楊校生理事長在會議總結中表示,目前正處在百年未有的大變局之中,"30·60"目標為可再生能源發展掃清了障礙,打開了一扇大門,創造出一個極為穩定的可預期、可規劃的市場。要實現這一長遠發展目標,任重道遠,需要先謀后動,積極面對,斷崖式的下跌和爆發式的增長都不利于行業健康發展。風電行業要提高合作意識,以主體能源的姿態,著眼大局,投入到新能源的建體系中去,推動新體系、新機制、新規則的構建,參與、推動和幫助新政策的制定、完善和落實。未來不排除有新資本、新制造商進入風電行業,因此,我國風電設備制造業將長期保持多家企業共存的格局,市場競爭也會更加激烈,但不能通過打價格戰互相淘汰,應該遵循行業自律十項原則,加快科技創新,增強發展內生動力,加速技術升級保障行業未來持續降本,不斷提高市場競爭力,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提供有力保障。
來源:CWEEA